2023-12-27 11:25:03 | 98招生网
问:高考志愿填报的三种方法是什么?
答:
方法一:线差法
线差法的“线”是指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叫省控线。例如一本线,二本线等等。线差法就是比较考生线差与院校线差来填报志愿的方法。其中,考生线差是高考成绩与省控线的差值,院校线差就是录取平均分与省控线之间的差值。为避免偶然性,专家建议中采用院校近几年的平均线差(即线差均值)代替某一年的院校线差来比较。
考生的线差超过院校的线差均值,则录取的几率就比较大。 98招生网
方法二: 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分科类排名或位次来选择填报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选院校或专业前几年录取考生的排名,拟报院校才有录取机会。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录取是从高到低按照排名来进行的。如果我们选择志愿也这样做,得出的结果就比较具有参考价值。
位次法的机理是在全省考试排名位次相同的考生具有相同的录取实力。如果用来评价院校,那么录取线在全省高考排名位次相同的院校具有相同的录取实力。
方法三: 线差为主,位次为辅
从使用范围来看,大多数人都在使用线差,而非排名。线差法适合各个层次的考生,不管是重点批次,还是普通批次。而通过数据统计表明,排名法在层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适用,并不适合所有层次的考生,越往后面这种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
所以应该以使用录取平均分线差均值筛选学校为主,以位次法为辅。在线差法与位次法都能使用的情况下,考生可以优先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分析,然后再用另一种加以检验,两者的分析数据应该大致吻合。
高考填报志愿的技巧
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如果能正确把握填报志愿的梯度,就能增加被录取的几率。因此,考生要处理好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以及平行志愿之间的梯度要正确处理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高考填报志愿各批次的第一志愿很重要,特别是一些院校第一志愿满额率高。但这并不能说明二、三志愿就不再重要。
在每年的录取中,总有一部分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要录取第二志愿,甚至通过调剂、降分才能完成招生计划。因此,不能因为第一志愿满额率高就忽视第、三志愿填报。在各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注意拉开梯度,慎重填报第二、三志愿。如有的本科一批院校,为了提高生源的质量,通过政策规定和志愿分数级差等形式,每年都在第二、三志愿中择优录取部分高分考生。
有些农、林矿、油、师范类,或者边远地区、名气不大的院校,在第一志愿往往也有可能完不成招生计划,需要到第二、三志愿去补录。对于这类院校的志愿填报考生要慎重考虑,不要委曲求全,以免录取后对院校不中意,导致不报到、退学等现象的发生。
位次跨度差值主要要与考生的高考成绩高低有关,也与考生成绩所达到的批次线有关。大多数人对于平行志愿的院校的选择和填报所采取“冲、稳、保”的策略,依次来拉开志愿院校之间的档次和梯度,确保最大程度的被录取。
考生在填报同一院校志愿组时,可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排位,将A、B、C志愿作为第一层次,适当“冲一冲”,填报自己比较心仪、向往的院校;D、E志愿作为第二层次,要相对“稳一稳”,填报与自己成绩相当,录取机会较大的院校;F、G志愿则作为第三层次,应该“保一保”,以能确保本批次能录取为出发点,填报往年报考人数较少,计划较多的院校。
同时,根据往年的实际情况,部分院校也会录取到第二志愿组的考生,因此,建议考生也要填好第二志愿组的院校志愿。
除了“冲稳保”的策略,填报志愿的前提要考虑考生的兴趣、志向等因素综合来研判,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把考生的一生都交给系统交给数据。
保守来看1000名到2000名左右。最终投档线取决今年该院校报考人数,遇热分数排名大涨,遇冷就会大跌。对所选高校录取分的估计,仅参考某一年的录取位次是不够的,因为高校某一年的录取位次或高或低,可能具有偶然性。建议参考高校近年3至5年的录取位次。高考的分数对应的位次高于学校的录取位次,仅表明有被所选高校录取的可能,能否被录取到所填报的专业,则要看所选专业的录取位次,高校的专业录取分,往往要高于学校录取分,高出几十分的情况并不鲜见。而对所选专业录取分的估计,也需参考近年3至5年的录取位次。
平行志愿能增加机会,并不等于没有风险,院校志愿之间照样搭配要得当,形成合理的梯度。建议考生在填报时,按照“冲稳保”三个层次的思路填报。
第一层次为“冲”,一般指考生在同一志愿组的前面志愿可以填报往年录取最低分(或最低排位)稍高于自己高考成绩,自己又向往的高校;
第二层次为“稳”,一般指考生的中间志愿可以填报往年录取最低分(或最低排位)与自己高考成绩基本一致的高校;
第三层次为“保”,一般指考生后面志愿要填报往年录取最低分(或最低排位)比自己成绩稍低的高校。
2023-12-01 13:59:19
2023-12-01 23:10:10
2023-11-29 05:51:22
2023-12-05 07:38:16
2023-12-04 05:41:00
2023-11-28 16:10:28